学院动态

迎评促建,人工智能学院开展系列磨课活动

发布者:xxgc发布时间:2025-04-27浏览次数:10

为迎接审核评估,做好专家线上听课的准备工作,致力于提升教学质量,助力新教师成长。近期人工智能学院积极行动,开展系列磨课活动。多场针对新教师的磨课活动在校园内有序开展,为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奠定坚实基础。

42113:30 - 14:40,杨喆老师于外语楼 421 教室进行 “闭包” 课程磨课。参与老师建议,在 PPT 设计上明确主题、内容和学习目标;课程理论性强,应多设案例练习;板书要有逻辑层次,演示推导过程;课程思政融入方式需优化,让创新思政点与课程更自然融合。

图为杨喆老师磨课

4月22日 10:00 至 12:00 针对万里老师《信号与系统》课程的磨课活动,于外语楼 619 教室展开。李凤麟老师强调规范教学流程,严格课堂管理,优化 PPT 和板书,突出学生中心理念,优化课程思政融入方式并准备多个思政点。刘少敏老师鼓励万里老师多讲多练,精炼概念结合例题,增加互动和练习。薛莲老师则从课程导入、内容、互动等方面给出建议,包括精准区分概念、微调思政点位置、增加练习和注重教学细节等

图为万里老师磨课

4 月 22 日 14:00 - 15:00,曾鹤琼等五位老师在外语楼 524 教室对张宇豪老师的《离散数学》课程进行磨课。张宇豪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但也存在不足。老师们建议优化板书设计,采用模块化划分并提前规划框架;强化演练,完善教案;与学院辅导员沟通,规范课堂管理;增设互动环节;挖掘学科思政元素并自然融入课程。

图为张宇豪老师磨课

4 月 24 日,田紫欣老师在 15 栋 328 教室进行 “实验三 数据分析及数据可视化” 磨课。田老师讲课存在语速快、缺乏逻辑性、内容杂乱等问题。老师们建议其放慢语速,制作 PPT 梳理内容;增加上节课知识点回顾的互动与板书;减少口语化表达;合理把控时间;引入案例丰富课程思政;增加板书量,注重板书结构;熟悉实验平台操作。

图为田紫欣老师磨课

这些磨课活动是人工智能学院积极响应本科教育教学评估的有力举措。资深教师们倾囊相授,从教学的各个环节为新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参与磨课的新教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为即将开展的课程教学做好了更充分的准备。未来,人工智能学院将持续深化教学研讨活动,以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为契机,不断探索提升教学质量的新方法、新路径,为培育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